<table id="ey64l"><ruby id="ey64l"></ruby></table>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環評中心
          賽達大道(精武鎮)工程竣工環境保護自行驗收公示說明
          2017-10-27

              2017年10月13日,天津市西青區建設管理委員會組織召開賽達大道(精武鎮)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現場檢查會。驗收小組由工程建設單位(天津市西青區建設管理委員會)、環評單位(天津市環境影響評價中心)、驗收調查單位(中國市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監測單位(奧來國信(北京)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單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施工單位并特邀5名專家(名單附后)組成。驗收組現場查閱并核實了本項目建設運營期配套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情況,經認真研究討論形成檢查意見。經工程建設單位自查,認為本項目符合環保驗收條件,根據《建設項目管理條例》以及企業自行驗收相關要求,現將本項目驗收意見公示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賽達大道(精武鎮)工程全線位于精武鎮區范圍,路線西起于張家窩鎮與精武鎮分界線(樁號為K7+380),東至精武鎮與大寺鎮的分界線(樁號為K16+550),道路全長9.2km,按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干路標準建設,行車速度為60km/h。工程同步實施橋梁、排水、綠化、交通、照明等附屬工程,共設跨河中橋3座,涵洞8道,新建污水管道6.7km,新建污水泵站1座(1#污水泵站)。工程實際總投資60988萬元, 實際環保投資5090萬元,占實際工程總投資的8.3%。

              2010年4月份天津市環境影響評價中心對本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2010年5月,天津市環境保護局以“津環保許可函[2010]031號”文件對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進行批復。本工程于2010年5月開工建設,2010年12月竣工,2011年初,全線建成并投入試運營。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對本項目進行了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奧來國信(北京)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于2017年5月15-17日對該項目進行了環境保護驗收監測。

          二、工程變更情況

              經驗收調查報告調查分析,結合現場實際檢查,本項目工程內容建成后在線路走向和主要控制點上與環評階段相比均沒有重大變化。環境保護敏感點較環評階段減少一處(大卷子村已搬遷);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與原環評對比分析,原環評報告中1#污水泵站惡臭處理設施擬采用生物除臭+活性炭設施,由于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設施需要定期更換活性炭,需要安排專人進行維護管理,同時產生的廢活性炭等固廢需要委外處置,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后經多方案比較,選用了凈化效率較高、運行穩定,便利且不產生危險廢物的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法,不屬于重大變更。

          三、環境保護設施落實情況

              賽達大道(精武鎮)工程已交由天津市西青區公路分局進行管理維護,其環境保護工作已納入日常的公路養護管理中,加強了對公路的養護、清掃及灑水等。污水泵站交由西青區市政工程管理所進行管理維護。

              根據驗收調查報告的調查結論,本項目施工期基本落實了原環評及批復規定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態恢復措施,減輕了對項目沿線環境的不利影響,工程在施工期間未出現擾民投訴;本項目運行期落實了環評階段關于立體綠化等措施的建設,跨河橋梁落實了路面徑流,設置了防撞護欄、運行期采取了在橋頭附近設置防堵沙袋等水環境保護措施,運行期污水泵站選用凈化效率較高、運行穩定,便利且不產生危險廢物的植物提取液除臭法,生活污水進入大寺污水處理廠處理,泵站設備采取了減振隔聲措施,生活垃圾定期交環衛部門清運。

              賽達大道(精武鎮)工程的環境保護機構包括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對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執行環境保護的情況進行監督管理,要求各施工單位明確職責,具體落實合同段施工期各項環保措施。工程監理兼顧環保監理,監理工程師接受環境知識培訓,按工程質量和環保要求對項目進行全面質量管理,施工場地設有專職環保衛生人員。

              工程施工期沒有開展環境監測。試運營期間,委托奧來國信(北京)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按照環評相關要求進行了環境噪聲、環境空氣監測工作。

              根據驗收調查報告的調查結論,結合現場檢查,本項目運行管理基本符合環評和環評批復要求。在驗收監測期間,該工程交通流量已達到遠期預測交通流量的75%以上,符合驗收監測要求。

          四、驗收監測結果

          1、對環境空氣的影響

              根據驗收調查報告的調查結論,工程沿線大氣環境主要污染因子TSP、PM10、NO2日均值的監測結果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限值要求;NO21小時均值的監測結果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限值要求。1座污水泵站廠界處氨、硫化氫、臭氣濃度均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DB12/-095-95)中廠界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

          2、對水環境的影響

              根據驗收調查報告的調查結論,項目路面雨水排放采用雨水漫坡散排的方式排入路邊綠化帶,橋面排水設施完善,路面(橋面)徑流對沿線水環境質量無明顯影響。本工程建設的1座污水泵站運營期產生的生活污水與外來污水一并處理后外排,因此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放未設置獨立的規范化排污口,不具備水質監測條件。西青環保局為污水泵站安裝了COD在線監測裝置,并進行聯網,實時監控COD濃度。

          3、對聲環境的影響

              根據驗收調查報告的調查結論,項目1座污水泵站四周廠界晝間、夜間噪聲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通過對道路交通噪聲沿線衰減斷面的監測,噪聲隨距離衰減的數值基本符合線聲源噪聲衰減規律,監測點距離道路中心線40m處24h連續噪聲的監測顯示,晝夜間噪聲值均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 類標準要求;聲環境敏感目標牛坨子村臨路第一排建筑(平房)晝間及夜間噪聲監測結果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4a類標準;牛坨子村第二排及以后建筑(平房,距離道路邊界45m以外)晝間及夜間噪聲監測結果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

              牛坨子新村(二層樓房)和恒益隆庭小區(5層樓房)臨路第一排建筑晝間及夜間噪聲監測結果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4a類標準;第二排及以后建筑(距離道路邊界45m以外)晝間及夜間噪聲監測結果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

          4、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根據驗收調查報告的調查結論,項目永久占地已按規范辦理征用手續。施工期未設取、棄土場,取土皆為購買商品土,工程挖方土部分用于本工程填方再利用,未利用部分辦理相關手續后運至當地渣土管理部門指定地點處置;工程材料堆放場設在道路用地范圍內,施工營地租用附近居民現有閑置用房,因此工程不涉及臨時占地恢復問題。本項目沿線排水防護工程完備,從現場調查的情況分析,路堤邊坡穩定、排水設施布局合理,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發生。

              此外,本工程道路兩側紅線以外各實施了13m寬的生態綠化帶,道路中心設置了中心綠化帶,綠化采用喬灌草相結合的方式。

          五、驗收總體結論

              結合項目驗收調查報告的調查結論和現場檢查情況,該項目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管理制度,基本落實了規定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外排污染物符合達標排放要求。目前,本項目已完成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將正式投入使用。    

          公示期:2017年10月16日-11月15日 

          舉報電話:27392772

          公示網址: http://www.nanometer-filter.com

          賽達大道(精武鎮)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pdf

          返回列表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table id="ey64l"><ruby id="ey64l"></ruby></table>